2022年是学校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推动“申博”工程科研成果跃升的冲刺之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申硕”、学生教育与发展“申博”两个需求为突破口,全面激发教师队伍的内在动力、激励专业研究生活力,积极引导参与教研、科研活动,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以优质教研和科研成果为学校攻坚“科研高地”做出应有贡献。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如下:
一、总体思路
概括为“围绕一个主题,贯穿两条主线,打通三条路径,建好四个团队,拓展五大平台”。
1.围绕一个主题。即“围绕学校打造科研高地的基本要求,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工作高水平发展,推动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为申硕、申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贯穿两条主线。即贯穿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三个方向”硕士学位点、申报“学生教育与发展”博士学位点这“两个主线”,以此为牵引推动科研工作进展,在提高科研项目针对性、科研内容贴近性、科研质量高阶性上下工夫。
3.打通三条路径。即“打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有效途径,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路径,专著、案例集和论文集的出版渠道”,切实从科研“输出端”联通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通道,弥补在科研论文、著作的“供给侧”上的不足,加大科研投入、落实奖励措施、全面激发科研活力。
4.建好四个团队。结合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现状,组建四个科研团队:一是申硕团队;二是申博团队;三是娄淑华教授团队,主要围绕思政政治教育领域开展课题申报和科研攻关;四是姜大云教授团队,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展课题申报和科研攻关。
5.拓展五大平台。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有“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教研基地”,已经开展了与设立在北京大学的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和课题共建活动。为提供更多科研创新机会和有利条件,2022年打算开辟和建立起四个方面的学术科研平台:一是省厅科研平台,即与省厅科研机构、省教育学会等省级科研平台取得紧密联系,寻求有效的课题指导等工作;二是共建科研平台,与其他高校实施科研联合攻坚,包括与共建的中小学实施学科教育(思政)方向的科研共建;三是校内科研平台,充分利用校内科研平台,发挥与教育学院等其他学院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共建,在选题、申报、出版著作等方面充分凝聚力量,推动教师科研水平提升;四是开发吉林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举办全国性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讨会,发起并申请成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通过平台建设,主要拓展科研思路、打开科研视野,全面提高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主要目标
依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际情况,2022年科研的主要目标:申报国家级课题2项以上,省级课题15项以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以上;出版著作3部以上;完成案例集、论文集各1部,所属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李大钊研究会教研基地科研目标:征集出版《李大钊精神与初心使命》论文集1部;申报并完成课题1项(许畅);发表相应核心期刊论文1篇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是成立科研团队,确立科研带头人,督导落实科研计划。
二是老师激励、奖惩措施,依照学校科研激励一系列制度措施执行,并相应给予科研费用补偿;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教师研究给予相应惩处措施。